布衣梟雄

第三百五十五章 好消息、壞消息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下傳深藍 本章︰第三百五十五章 好消息、壞消息

    有了九公主的這句話,甦祁安的心里心安不少,放心的擴大軍隊。

    只是這次擴軍的對象,主要從土城縣下的諸多鄉鎮的民兵征集。

    土城縣分為三城,每一城下都有十個鎮左右,每一鎮的民兵,都是連左右的編制。

    粗略一算,便有三千人左右,甦祁安這次擴軍數量,起碼要擴大一倍,達到萬余人。

    民兵是現成的,至于剩下的兩三千人,甦祁安會從郡城中童戰、甦勇發展動員的最開始的底層百姓優先。

    擴招五六千人,基本問題不大,甦祁安這麼做,自然有他的考量。

    軍隊是甦祁安手里最大的底氣,兵士的好壞可謂至關重要。

    土城縣畢竟是經過甦祁安長時間發展,各鄉鎮的民兵,他們的思想基本上能得到保證。

    郡城的掌控,甦祁安充其量不到一個月,哪怕他方方面面做的事再好,短短一月之內,也保證不了所有人心,都向著他。

    優先考慮童戰、甦勇先前潛入郡城發展的人員,起碼有四五個月的基礎。

    這些人總比原來郡城府兵要好太多,之前的府兵,被甦祁安接手後,只剩下三千左右。

    經過一系列的審查後,直接裁撤兩千人,剩下的一千人被保留,但已經分批,劃分到郡城、土城縣下屬鄉鎮。

    就算日後這千人,鬧什麼事,憑他們這點數量,在千戶長、戶長、保長的層層監管下,也翻不起多大浪。

    這次擴軍,甦祁安基本上將新招收的新兵,全部劃分到一、二、三團中。

    只是不能用東山軍的番號,但平時的行動,都是跟隨三個團。

    每個團,從先前的一千二百人,直接增加到三千人,相當于每個團新增了一千八百人。

    這些人甦祁安暫時給他們的番號是民一團,二團、三團…一直到六團。

    每兩個團,按照番號,歸東山軍三個團管轄。

    現在的東山軍三個團,已經從之前的三千六百人,擴大到九千人。

    除了給三個團擴編,獨立的騎兵營,從五百人增至一千人,成為團編制。

    之所以將一千來人的團,擴編三千人,也是出自實戰的必要。

    和大小祭司、青城郡守的戰斗後,甦祁安發現,現在的大涼社會,軍隊作戰,始終是冷兵器為主,這就需要大規模的軍團作戰。

    這一千來人的一個團,剿剿匪沒啥問題,可一旦踫到幾千人的軍隊,一個團顯然不夠看了。

    即便東山軍實力再強,但終究是以少打多,干掉了對方,可自身傷亡也很大。

    所以,擴充團一級編制,是很重要的事。

    而總部直屬五個連隊,縮編成三個,將後勤運輸連,並入三個擴編的團,每個團都有後勤運輸。

    這樣的好處,哪怕三個團分開行動,至少能保證本團人員吃飯問題。

    將情報偵查和特戰合並,統一命名為特戰偵查連。

    甦祁安的總部連隊,只有特戰偵查,警衛、通訊。

    這樣做,能夠更好的發揮總部對下的聯絡,和行動的效率,連隊的人數不變。

    這樣一算,現在的東山軍,從當初的五千人,擴大到了約莫一萬一千人左右,擴招了六千人。

    萬余人的兵力,這不是甦祁安的上限,也不是他不想繼續擴招。

    就目前來講,萬余人的兵力,是甦祁安能夠控制的極限。

    在自身骨干,未將擴招一倍的六千人,給消化前,如果繼續盲目擴張,弄個兩三萬人,很可能導致無法徹底管控,歸失控。

    畢竟,人人都不一定能適應東山軍的三大鐵律。

    為了沖兵力數量,盲目擴招不是件好事。

    一直以來,東山軍就是在精不在量,一支萬余人的軍隊,如果訓練得當,培訓好,發揮的實力,並不比兩三萬水貨要差。

    兵力的擴招,甦祁安的始終保持一個原則,一切都以戰場形式變化而變化。

    目前來講,萬余人足夠了,等哪天他的實力進一步加強,地盤更一步擴大。

    東山軍中,一定會出現比團更高級別的師、軍番號,對于這,甦祁安相當期待。

    有了優先招錄的對象,這次擴軍很順利,甦祁安的三個團,甦總一團隨他駐扎郡城,宋彪的二團駐扎在齊安城。

    齊安城就是原先的小祭司城,之所以選擇這位置,是他的地理位置優越。

    乃是處在土城縣、郡城、大祭司地盤三處交界。

    對內,可以輻射土城縣城、甦城,對外,可以作為通往郡城、大祭司地盤的咽喉要道。

    無論哪一地盤出事,他都能以最快速度,派兵增援。

    而陳到的三團,就駐扎在大祭司地盤。

    大祭司的地盤,是甦祁安最不擔心發生鬧事暴亂的。

    他和郡城不同,郡城內除了郡守,還有各種權貴,大小官員。

    而大祭司這邊,他就是唯一的主人,對待領土內的所有人,都有絕對的生殺大權。

    這種統治,比青城郡守統治的還要高壓,在甦祁安和青城郡守在郡城廝殺時。

    陳到的三團,基本沒有受到任何阻礙,配合先前潛伏進入的兵士,沒費多少力,十分輕松將其拿下。

    潛入人員在大祭司城內的發展,比郡城還要好,陳到的入駐,甚至都不用他怎麼派兵。

    就有被策反的土著,親自帶隊,替陳到維護當地的治安。

    所以,大祭司地盤管理,是比較輕松的,當然對于這塊地,甦祁安並沒有放松警惕。

    該外派的管理人員,一個不落的隨著擴軍的第三團,迅速到位。

    因為大祭司地盤有些大,有兩三個郡城那麼大,光人口都有十多萬。

    除了一個中間的大祭司城外,其余的地盤,和小祭司管轄一樣,都是運用簡單的數字劃分。

    為了方便管理,甦祁安將大祭司的地盤,重新劃分五個城。

    為了不使當地土著感到混亂,依舊延續之前的簡單編號。

    從一號城到五號城,每一城都有三團下屬的一個營駐扎。

    每一號城下,以鄉村二級劃分,由戶長、保長管理。

    同時,大祭司的各種財產該充公充公,土地重新劃分,廢除奴隸,開設掃盲班,鄉村內的民兵,有適合的土著,組建起來。

    可以說,隨著陳到的三團到來,大祭司的地盤變化,那叫一個如火如荼。

    有變化,當然同時也有一些風言風語,說陳到的一個團,管轄這麼大的地盤,如果有什麼異心,怕會對甦祁安不利。

    這樣的風言風語,時不時就會傳到甦祁安耳邊。

    想想也是,陳到跟隨甦祁安多久,而且他之前好歹是國公之後。

    先給他脫罪籍,而後又讓他擔任三團長,現在又讓他單獨管轄大祭司的所有地盤。

    這種權利帶來的誘惑,很難不讓人產生異心。

    這種擔憂是有些道理,但甦祁安卻是一笑了之,他什麼都沒說,默默的從身後書架上,拿出一大疊書信。

    這些書信,全是陳到踏入祭司城後,每日都會和甦祁安匯報所見所聞,以及他按照甦祁安下達命令舉措的完成度有多少。

    這些可不是甦祁安要求的,而是陳到自覺給甦祁安的

    通信。

    一些原本還有議論的都尉,一下子失了聲,說著幾句附和話,轉身離去。

    甦祁安用人,一向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即便自己所用之人出問題,那也是自己對下級的管理出了問題。

    沒有完善的制度,沒有走進下層兵士的心。

    因此,才會在軍隊的下層建立兵士委員會,每個班都有兵士委員會的骨干。

    這也是甦祁安如此放權,敢讓陳到幾位團長,帶兵駐扎外地的原因。

    不夸張的說,即便沒有陳到的主動書信往來,這些基層的兵士,就是甦祁安最好的眼楮。

    一旦陳到,或者其他什麼人,想要帶兵反他一擊,往往還未行動,多半就會被其他手下給控制起來。

    不僅是在軍隊上,當地人口的管理中,甦祁安派出的保長、戶長,乃至千戶長,都是通過甦祁安定期開展培訓班,結業的人。

    這些人的想法,第一點就是擁護甦祁安下達的一切命令。

    他們會帶著甦祁安的想法,深入各個鄉村基層,組建起完善的基層組織。

    這組織就和在東山村,李小妹的婦女會差不多。

    他們向上,只有對甦祁安負責,會定期通過通訊連,匯報自己管轄地方階段性工作。

    而東山軍,無論規模擴大多少,他們只負責各自城的安全、治安問題。

    至于城內管理,東山軍是無權過問的。

    軍民管理分離,是甦祁安又下達的一項新的命令。

    只有完善的體系,才能讓甦祁安穩坐釣魚台,並不擔心手下出什麼亂子。

    甦祁安對陳到的信任,讓陳到玩命相報,即便沒有這些風言風語,以陳到的表現,他也不會做出什麼背叛之事。

    隨著甦祁安的一條條命令的下達,整個青城郡,都以他方向而緩緩發展。

    這種平穩的日子過了有一個月,被州城來的消息給打破。

    這次州城來了兩個消息,一個好消息,一個壞消息。

    好消息是甦祁安推薦吳用,成為新任郡守這事算是通過了,準確來講是代郡守,還有三個月的考察期。

    而壞消息則是,甦祁安佔了大祭司的地盤,導致祭司聯盟十分不滿,已經集結五萬土著,由元老祭司帶隊,正朝著青城郡而來。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布衣梟雄》,方便以後閱讀布衣梟雄第三百五十五章 好消息、壞消息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布衣梟雄第三百五十五章 好消息、壞消息並對布衣梟雄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