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梟雄

第二百六十一章 民心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下傳深藍 本章︰第二百六十一章 民心

    通過和唐笑這里,甦祁安知道了,唐豐手中可調動的兵馬,達到萬人。

    整個西州,他可以調動更多,起碼五萬人,但剩下的幾萬人,早在京都保衛戰中,就前去支援。

    被陛下留了下來,至今未歸,這也算是給了甦祁安無形中減輕了壓力。

    倘若西州牧調動五萬人,憑甦祁安手中兩千東山軍,無異于螳臂當車。

    但這萬余人,同樣不可小看,其中半數以上,都是唐豐的心腹。

    特別是一千余人的黑魯軍隊,是唐豐真正的精銳。

    論戰力,並不比東山軍弱多少,這只是唐豐調動的人馬。

    讓甦祁安最忌憚的是,唐豐能一紙調令,讓西州所屬各郡、縣配合他行動。

    唐豐對西州的掌控力,是很強的,這也是他為何能擔任州牧,多年和當地世家大族抗衡的底氣。

    而且,在京都,他和鄭國公早就有所往來,這次之所以對甦祁安展開行動,也是得到了鄭國公的請求。

    因為朝中有人,唐豐才能隨時掌握甦祁安的動向。

    在加上水生這位叛徒的接應,摧毀甦祁安留在西州的所屬勢力,幾乎是易如反掌。

    唯一算漏的,就是甦祁安不僅毫發無損的歸來,更是帶著兩千東山軍,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這才讓唐笑大意成了俘虜。

    將唐笑押了下去,甦祁安坐在偏廳,靜靜思索著。

    他在等待消息,等待西州牧對他發來的邀請。

    這種等待並未等多久,約莫過了一日,來自西州牧的消息,便送到了嶺北縣城。

    信上說的很簡單,先是恭維甦祁安大難不死,回到嶺北縣。

    而後直奔主題,希望甦祁安能來西州城,與其面見,好好的交流一番,順便就雙方所獲人質,展開對話。

    這封信,在甦勇、宋彪、二猛眼里,一看就知道是鴻門宴。

    但他們卻沒有阻止,因為信上寫的很清楚,倘若甦祁安耍花招,不來,那唐豐會很不客氣的將秦淮等一干眾人,全部處死。

    唐笑是在甦祁安手中成了人質,但不代表唐豐就任由甦祁安拿捏。

    如果甦祁安拒絕,他會毫不客氣直接撕票。

    這麼做的目的,就是為了逼迫甦祁安前去西州城。

    以他們對甦祁安的了解,這次西州城之行,鐵定是非去不可的。

    甦祁安目光從信件上收回,看了眼眾人,隨即道,「傳我命令,立刻召集所屬東山軍,明日早起程出發西州城。」

    甦祁安的命令,三人是不會拒絕的,點點頭,轉身各自調動所屬人馬。

    站在甦祁安身後的黃文彥開了口,「西州牧這麼做,怕你逃跑,將你激出來,從而能與你在西州城一戰。」

    「估計,此時的西州城怕是天羅地網了。」

    甦祁安點點頭,但補充道,「沒錯,這就是唐豐的打算,算是陽謀的一種,逼迫現身,與其決戰。」

    「但這也不全都是壞事,我們要是全部離開了嶺北縣,駐扎在周邊各縣的兵士,一定會隨著我們的調動而調動。」

    「這樣,對嶺北縣至少解除了壓力,要是我們長期停留,嶺北縣百姓會一直過得很緊繃的。」

    黃文彥道,「這話有幾分道理,但這個西州牧,會不會因為你的離開,而冒險直接對嶺北縣下手?畢竟,嶺北縣的群眾基礎很牢靠,對西州牧的統治,多少有些威脅。」

    黃文彥的擔憂,不無道理,但很快被甦祁安給否了。

    「唐豐從始至終,他的目的只有我,倘若他真敢冒天下大不韙,去對付手無寸鐵的嶺北縣百姓,我想他這個州牧怕是

    做到頭了。」

    「畢竟,他現在還是大涼下的一州州牧,並非是一方軍閥,他敢這麼做,地方一定會激起民變,到時候難收場的就是他。」

    「他不會做這種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蠢事,而且嶺北縣還有這位何縣令,怎麼說,他都是朝廷冊封的地方官員。」

    「他要是出什麼事,朝廷必定會派人下來調查,這對唐豐來說是個麻煩,這位何縣令看起來沒有啥野心,但對待嶺北縣百姓,多少還是有些照拂的。」

    「反而我們的離去,會讓他輕松不少,甚至對唐豐而言,更是如此。」

    「原來如此,還是先生看的遠,是文彥疏忽了。」

    甦祁安擺擺手,和黃文彥在偏廳交流著。

    時間過得很快,一晃就到了第二日,甦祁安等人要要走的消息,根本瞞不住。.

    一大早,在嶺北城門,圍滿了無數的百姓,他們將甦祁安的東山軍阻攔,心中充滿不舍。

    看著這幕,甦祁安出面道,「各位百姓,鄉親,甦某的離開,是為了各位更好的發展,不必悲傷,甦某保證,總有一日,甦某還會回來的。」

    「甦先生你說的是真的嗎?」有人連忙問道。

    甦祁安點頭,用著鄭重語氣道,「嶺北縣是甦某的家,也是甦某的根,現在的離去,是為了未來更好的重聚,我一定會回來的。」

    甦祁安的這番話,說的無數百姓眼含熱淚。

    通過這幾日的相處,讓他們看到一支從未見過的軍隊。

    這支東山軍,看起來各個是凶神惡煞,但對鄉親百姓,卻是很熱情。

    基本上有什麼忙,他們看到了,都會去幫忙,而且更不會蹭吃蹭喝,都是會付錢的。

    這樣的一支軍隊,他們從未見過,用甦祁安說的話,叫什麼軍民一家親。

    想想之前,來到嶺北縣駐扎的其他兵士,那家伙,各個都像大爺,白吃飯都是家常便飯,甚至都有打人的。

    可甦祁安的這支東山軍,給他們的感受,只有深深的安全感。

    這一切都要歸功甦祁安和黃文彥,這幾日商討指定出來的三條紀律。

    一,沒有得到百姓的同意,禁止入百姓家中,更不可擅拿百姓家中物品,違令者視情節嚴重,最高可斬。

    二,外出吃飯、喝酒、娛樂,一旦消費必須給錢,違令者五十軍棍。

    三、一切行動听指揮,禁止擅離職守,如若違令當斬。

    這三條紀律公布開始,確實受到東山軍少部分人的不滿,畢竟,他們有些是老兵油子,早年間養成的惡性,一時間想改,有些困難。

    因此,會發一些牢騷,對待這些牢騷,黃文彥先會去談心,談心後,給兩個選擇,不接受著,留下身上所有兵器裝備,給其路費,讓其回家。

    如果接受的,丑話說再說,倘若犯了,直接上軍紀。

    甦祁安公布的軍紀,沒有和兩千東山軍嬉皮笑臉,眾人都明白,甦祁安來的是真的。

    而領導他們的三位長官,甦勇、宋彪、二猛表示擁護支持。

    有了長官的帶頭,他們身為下屬,還能說什麼呢。

    而且他們加入東山軍,本身就是沖著甦祁安來的,無論甦祁安做出什麼軍紀,軍規,他們都會接受。

    而實施三大軍紀後,在嶺北縣,他們明顯感受到,當地百姓對他們的熱情。

    那不是裝的,而是發自真心,他們這些人,大部分都是當過很多年的兵。

    說難听點,以前去其他地方,根本不受當地百姓待見,大部分都是懼怕他們的。

    可在甦祁安實施三大軍紀後,他們感受到了實實在在

    的熱情。

    雖然是老兵油子,但誰又想被別人看不起,指責呢。

    漸漸的,他們明白了甦祁安指定軍紀的初衷了,那些牢騷很快消失,有的只是對甦祁安的敬佩。

    三大軍紀,只是甦祁安指定的第一步,身為現代青年,甦祁安很明白,要想擁有一支戰無不勝的軍隊,軍紀是必須的。

    因為時間不充足,他沒法一條一條的全面指定現代化的軍紀。

    而且真要照搬,可能會產生水土不服,畢竟,大涼的社會性質和現代社會是兩碼事。

    指定制度不難,難得是改變大涼百姓的思想,所以很多事要慢慢來,飯要一口一口吃。

    所以,甦祁安就挑了最重要的幾條,先指定出來再說,至于後面的,等到安穩下來,在慢慢補充。

    而三大軍紀的出現,在嶺北縣效果奇好,這些不讓走的百姓,就是最好的證明。

    就連當官多年的何縣令,也從未見過這一幕,什麼時候,兵士和百姓之間的關系竟然這麼好,這還真是難能可見。

    在甦祁安的勸說下,攔著不讓離開的諸多百姓,也是放開了口子。

    他們明白,甦祁安這麼做,的確是為了眾人的生活,畢竟,周邊幾縣可是有大批的軍隊駐扎。

    甦祁安的東山軍對他們是保護的,但同樣也給當地帶來了壓力。

    此時東山軍的離開,這種壓力,必定會迎刃而解。

    他們什麼時候見過,這樣一心為民找想的軍隊,這樣的侯爺。

    如果不是因為拖家帶口,他們當中不少人,說什麼也要誓死追隨甦祁安。

    目送東山軍離去,這些百姓紛紛跪拜下來,大聲道。

    「我等恭送東山侯,早日盼見能與各位相見,一路走好!」

    前方離開的東山軍們,這些長相粗狂的彪形大漢們,此時也是紅了眼眶。

    自從追隨了甦先生,一路奮戰,在這里,讓他們得到了久違的尊重。

    那是不能用言語表明的,如果可以,他們願為嶺北縣百姓死戰。

    站在後方的何縣令,看著這幕,也是很動容,他輕聲著。

    「這或許就是深得民心吧,真正的雙向理解,東山侯,你真的是位了不起的大人物,下官也很期待,能與你再見,一路保重啊。」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布衣梟雄》,方便以後閱讀布衣梟雄第二百六十一章 民心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布衣梟雄第二百六十一章 民心並對布衣梟雄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