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弈江山

第二百一十一章 渤海興兵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染夕遙 本章︰第二百一十一章 渤海興兵

    晉歷崇安四年春,大晉北方渤海勢力——大將軍,渤海侯,渤海州牧沈濟舟沈濟舟大將軍位,于晉崇安二年夏再次恢復)經過數年的厲兵秣馬,此時早已兵強馬壯,刀甲亮。其麾下猛將如雲,謀臣如雨。北方渤海最高權利擁有者沈濟舟按捺不住爭霸的雄心,終于豎起了清君側,誅蕭賊的大旗,以勤王助天的名義,親自提大軍三十萬南下,兵鋒直抵灞水上游大晉丞相蕭元徹的勢力邊界,欲與蕭元徹一戰而定北方大勢,大有不死不休之勢。

    沈濟舟初發兵之時,麾下有主要謀臣四員,為將兵長史審正南、領軍長史郭涂、軍師祭酒田翰文、別駕司馬祖達授。

    關于其主公此次出兵,卻分為了兩個不同派系。以兩位長史為首,主張立即興兵,一戰而北方可定;另一派以祭酒田翰文、別駕司馬祖達授為首,主張不宜此時出兵,極力反對開兵見仗。

    于是整個沈濟舟的陣營,從一開始便分化為主出兵和主按兵不動兩方陣營。

    兩方陣營以自己各兩位沈氏舉足若輕的謀臣為首,鼓動搖唇,各說其理,一時間喧囂塵上,爭執不下,兩個派系更勢若水火。

    大將軍沈濟舟眼看大軍出征在即,為使上下齊心,爭取畢其功于一役,一戰定鼎,故而在宣布征伐蕭元徹之前,專門主持召開了戰前軍事會議。

    沈濟舟原本想要居中調停,對兩個不同陣營皆勉勵幾句,好使他們摒棄爭議,同心扶保自己,應對即將到來的戰爭。

    卻未曾想,這兩派四人竟當著他堂堂大將軍的面,爭了個面紅耳赤,各不相讓。吵吵嚷嚷的讓沈濟舟頓時心亂如麻,頭大如斗。

    主戰一派的審正南和郭涂,其理赫赫,擲地有聲,所持論調大概有以下其三︰

    一者,渤海數年厲兵秣馬,如今兵鋒錢糧皆最盛之時,又值春回大地,乃是大戰的良機,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不若正趁時機,發兵討蕭,一戰全功;

    二者,天下苦蕭久矣,此時出兵,清君側,誅蕭賊,名正言順,天時地利人和皆在我而不在蕭也,為何要坐失良機;

    三者,蕭元徹雖也籌謀已久,但勢力遠遜于渤海,正所謂先下手為強,為何不逼蕭元徹與渤海開戰,倉促之間,蕭元徹即便應戰,也必然兵力。錢糧捉襟見肘,再有天下向大勢者助力,何愁不能破蕭也!

    反觀主按兵不動一派的田翰文和祖達授,也不甘示弱,據理力爭,所持論調大概亦有以下其三︰

    一者,蕭元徹非一時倉促,自北方局勢漸朗,便開始對渤海暗中籌劃,此時早已各處城防堅固,防御亦完備,若想一戰而敗之,怕是痴人說夢。戰場瞬息萬變,一旦雙方拉鋸,卻是變數頗大,因此此時開戰,勝負難料;

    二者,大將軍沈濟舟除了渤海州之外,更坐擁天下二十八州之青、燕、冀三州,加上渤海,四州之地。疆域遼闊,人戶興旺,錢糧若不大動干戈,可保三世源源不絕也,而蕭元徹不過只有充、灞兩州,和狹小的龍台京畿方圓,無論從疆域、人戶、財力、糧食各方面,均遠不如渤海,既然其凋敝如此,為何要一戰而定之,不如久戰襲擾,令其自己陷入久戰疲敝的泥潭之中,以蕭元徹的實力,不久必自亂之,到時大將軍亦可不費吹灰之力,北方可定也。何必反其道而求全力決戰?

    三者,渤海雖高舉清君側,誅蕭賊之旗,但天子無明詔,這所謂的義旗不過是為了與蕭元徹開戰而找的看似冠冕堂皇的理由,若是實際細究起來,完全不能使天下信服也,反觀蕭元徹卻是始終手握天子劉端這展正統大旗,標榜的是奉天子以令不臣的義舉也。若悍然對蕭元徹發動戰爭,則有違正統大義,蕭元徹持天子劍,大可昭告天下,奉旨討賊,天下局勢則頃刻扭轉,沈蕭兩家在大義這點上,高下立判。戰爭極有可能對渤海越發不利。

    兩家皆言辭鑿鑿,各說各的理,爭了個天昏地暗,也沒有將對方說服。

    沈濟舟想要一手托兩家,居中調停卻實難也,眼下看來,這兩派之間不生大嫌隙,便是最好的結果了。

    眼看無法達成一致,掌權者沈濟舟必須要做出最後的決斷,故而沈濟舟當機立斷,集合大軍開赴灞水以北,與蕭元徹全力決戰!更嚴令不可動搖軍心,再有持不戰論調者,絕不輕饒。

    主公決心既定,主戰一派,以審正南、郭涂為首皆歡欣鼓舞,更銀自身計策得主公賞識,一時之間得意忘形,在祖達授和田翰文前耀武揚威、囂張跋扈,更極盡挖苦諷刺之能。

    祖達授其人恬淡無爭,但心智堅定,自然對審正南、郭涂等挑釁視而不見,默默隱忍,心中卻籌劃著一個大的計策。

    可是田翰文性情剛直且豪烈,眼見宵小得勢,在其眼前狺狺狂吠,如何能忍?

    于是每日跪在沈濟舟的大將軍府門前泣血相告,陳述自己的觀點,希望主公沈濟舟听之,信之。

    時間日久,風聲日甚,渤海州望海城中皆知田翰文每日泣血長跪,而沈濟舟卻刻薄少恩,不來相見。

    領兵長史郭涂,本就氣量狹小,更乃陰詭小人也,怕這田翰文整日如此,萬一打動了主公沈濟舟,那自己首倡出兵之功便會落個竹籃打水一場空。

    因此,郭涂日夜反側難眠,如鯁在喉,幾成其心腹之疾也。

    于是,郭涂瞅準時機,陰告于沈濟舟,言說田翰文此舉乃沽名釣譽,博得同情之舉也,更是不顧主公顏面,招致天下人對主公議論沸沸,多有不敬之詞也。

    沈濟舟本就最在乎聲譽,自己的出身又是四世三公,惜聲名如鳥惜羽翼,故而聞听郭涂之言,沖沖大怒,下令長戟衛將田翰文關入望海城死牢之內,待大軍得勝凱旋之後,再放其出獄,當面問他是否知錯。

    田翰文就縛當日,眼中泣血斑斑,大罵郭涂小人,暗進讒言,誤君誤民,更矛頭直指主公沈濟舟偏听偏信,毫無主見,沈氏江山必喪其手。

    田翰文被執于天牢的路上,仍大罵嚎哭不止,形狀淒然。

    又有軍卒報于沈濟舟田翰文中傷之言,大將軍沈濟舟深恨大怒,按劍而起怒道︰“今日必親手結果了這狂妄腐儒的性命!”

    幸有近旁審正南者,雖與田翰文、祖達授政見不合,卻正直不阿,出言久勸道︰“田翰文雖言行無狀,但一片心皆為主公計,主公此時處死了他,必使天下忠直之士寒心也!”

    沈濟舟這才按下怒氣,卻仍舊余怒未消道︰“待大軍得勝返回之後,再看此僚何如!”

    諸人散去後,郭涂不滿審正南出言維護田翰文,故入其府,質問道︰“今日若不是審公,那田翰文必死也!”

    審正南正色回道︰“我今日所言,乃惜才,亦乃一片公心也,如今田翰文身陷囹圄,郭涂兄何必趕盡殺絕?”

    郭涂冷笑以對道︰“斬草不除根,審公就不怕田翰文復起之時,乃你我喪命之日麼?”

    審正南譏道︰“便是來日有此下場,正南亦不效郭涂兄小人讒言之舉也!”

    由此,審郭二人方始結怨。

    春四月初,渤海州大軍集結完畢,校軍場內,旗幡飄蕩,飛虎旗、飛豹旗、飛熊旗、飛彪旗迎風招展,如大海生波。

    將士昂揚,騎兵凜凜,步兵糾糾。

    沈濟舟負手于點將台上,一時之間豪氣頓生,朗聲向數十萬大軍道︰“今日與國賊蕭元徹一戰,不盡全功決不收兵,清君側,誅逆蕭!”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對弈江山》,方便以後閱讀對弈江山第二百一十一章 渤海興兵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對弈江山第二百一十一章 渤海興兵並對對弈江山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