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祖父是朱元璋

第484 東邊(2)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歲月神偷 本章︰第484 東邊(2)

    “東.....”

    突然,解縉的飛快的拽了下李景隆的

    而後者馬上閉口,目光環視四

    “換個地兒!”

    李景隆的嘴唇無聲動動,站起身背著手朝外

    解縉嘆口氣,落後片刻,然後才動

    出了侍衛處的伙房,正看到幾名站在門外的雜役太

    李景隆大聲道,“入冬了,正是吃冬瓜的時候!也別整天弄這些羊湯,弄點什麼冬瓜汆丸子,冬瓜海米,冬冬瓜豆腐之類的時令菜!”

    說著,盯著伙房領班繼續說道,“你們從中揩油我懶得管,但有一條,得讓宮里的兄弟們吃好!”接著,又突然罵道,“我听說昨兒東宮侍衛處那邊,有道豆芽菜都臭了!”

    “臭....不能啊!”伙房領班忙擺手,“小人等經手的食材都是新鮮的,哪敢糊弄諸位侍衛大爺.....”

    說著,他說不下去

    在李景隆冷笑的目光中,漸漸低下頭,後背滲出冷

    “廚子不偷五谷不收!”李景隆繼續盯著他,“有些事本公平日不願意說,但你們別給臉不要讓本公跟你們較真!想吃你們這碗飯的人,多著呢!”

    “是是是!您說的是!”伙房領班等人忙躬身

    李景隆又斜了這些人一眼,拂袖而

    ~~

    出了侍衛處的伙房,過端門走夾

    李景隆放慢腳步,等解縉跟了上來,忙低聲道,“東邊?到底怎麼回事?”說著,滿臉鄭重,“小解,那可是東邊呀....!”

    宮里的東邊還能有其他地方嗎?

    只有一個答案,東宮!

    所謂的東邊,是從洪武朝留下的老稱呼老叫

    當時孝康皇帝尚在時,朝中的折子分兩份,一份送往乾清宮,一份送往東邊....這個東邊,說的就是東宮太

    “跟我也沒什麼關系!哎!”解縉搖搖頭,低聲道,“那幾位!”

    “哪幾位?”李景隆急

    解縉看看周圍,欲言又

    “你要是不想說就算了!”李景隆道,“跟你沒關系跟我更沒關系!我問,是因為我怕你這沒心眼的,讓人給賣了還幫別人數錢呢!”

    “您都猜到了,非要讓我說這麼明白?”解縉皺

    李景隆頓時怔住,站在原地,“真是那幾個書蟲兒?”

    答案,其實已經呼之欲出

    東宮太子還小呢,四六不懂的年紀整日胡鬧,朝政的事對他而言,遠沒有出宮逛大集來有..

    而解縉口中的那幾位,定然就是東宮太子的幾位老

    東宮四大學士,除解縉外還有張顯宗,高遜志,楊淞!

    張顯宗跟解縉一道管著翰林院,高遜志是國子監祭酒還管著太學,楊淞主管詹事

    雖說官職上,沒有各部尚書那麼位高權可也都是小九卿,是大明中樞的重

    更讓人忌憚的是他們另一層的身份,太子的老師!

    就是未來的帝師!

    都不用多,再過十年,等太子成人之時,這些人就完全可以跟南書房諸位大臣,分庭抗

    “這幾個書蟲跟李以行有過節?”

    李景隆納悶道,“他們不是一向不怎麼摻和朝政嗎?”說著,又罵道,“蠢材!吃撐了?”

    在他看來,這些人只需要好好給太子教書就是未來的權柄是水到渠成的事,而現在太子還年幼呢,根本護不了他們,他們卻急不可待的跳出

    不是蠢材是什()

    麼?

    “我先頭說,陳迪在謀山東巡撫的位子!”解縉又低聲說了一

    霎那間,李景隆明白了!

    皇上從武昌回京之後,罷各省布政司使改為設置巡,主管軍民政

    巡撫之人可由各部和都察院推薦,再經皇上定

    看起來不過是官位的改制,但其中涉及的卻是權利的重新分

    比如以前,一省的布政升侍郎那絕對是高

    可在設定巡撫一職之後,日後凡是京堂侍郎大小九卿等,必須有主政一省的履所以現在侍郎謀求一省的巡撫外放,反而是為了以後再進一步做打..

    陳迪謀求山東巡撫的位子,他以前是詹事府的屬官!而東宮那那幾位,則是洪武年間就主管詹事府

    李景隆的後背,隱隱有些發

    剛設各省巡撫的時候,朝堂諸公所提及的候補名單中,就有幾個以前詹事府出身,如今在各省或為布政,或為按察使的官

    而當時李至剛實授了都察院,在這事上能說上就開始跟張他們打擂台,張他們提的人李至剛看也不看就是

    另外還有一事,皇上去廣西那一次,對沿途各省的監察御史大為光火甚是不

    李至剛掌管都察院後,狠狠的把地方上的監察御史都洗了一

    要知道,那些地方上的監察御史,多是翰林出翰林出身入詹事府,再為地方清貴監察御史,然後再轉回中

    這正是歷朝歷代,讀書人進入帝國核心決策圈,最為穩妥的一條

    而李至剛,一下子斷了多少人的路?

    多少詹事府出身的官員的上進之路?

    以前翰林院的清流御史言官,淮西勛貴,還有實干派官員等構成了大明朝

    而皇上登基之後,清流一再被打壓,淮西勛貴退出朝堂,文官之中南北之爭暫且偃旗息如今佔據朝堂的,大多是實干

    所以翰林院的清流隱隱有和詹事府合流的趨勢.....因為他們的利益訴求是相同

    甚至他們的合流,也是皇上所希望看到

    朝中不能有黨爭,但若是所有大臣都擰成一條繩,皇上就難做了!

    推舉各省的巡撫就是皇上先放出來的餌!

    布政之上設置巡撫,削弱布政司的權利,也是對大明朝堂內外的一次重新洗牌!

    皇上是喜歡實干派,但不代表實干派都是好人!各省巡撫不就可能都是實干派!

    所以這個時候,詹事府出身的官員們,就走到了台

    他們必須或多或少的,在這次大明朝堂的洗牌中,得到利益,乃至得到皇上的信

    這種訴求皇上是樂見其成的!甚至是給了他們機會的!

    其實這次洗牌,就是大明朝從洪武年開始,幾次朝堂大動作時的翻

    當初太祖高皇帝就是抬高東宮詹事府的官員們,制衡淮西官僚集更是用他們,填補了李善長胡惟庸等人死後的空

    只不過這一次的洗牌,相對于洪武年間來說,絕對算得上溫和,溫水煮青蛙一般的溫

    另外皇上讓另外一股勢力崛起于朝堂之上,也是為了避免新舊之間的爭

    誰是新,李至剛是新!

    大明朝李至剛這樣的官員不是僅有的,而隨著新政的深入,能辦事的李至剛將處處皆即便不是,那些官員們為了上位,也會學著模仿著李至

    他李至剛現在是勢單力薄,可是以後呢?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誰是舊?

    ()

    實干派是好,但實干派一系的官員,掌握巨大的權力太久了!

    權力,可以潤物細無聲一般的讓人產生變

    在利益面前,變得頑固守舊! <.bisa.,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祖父是朱元璋》,方便以後閱讀我祖父是朱元璋第484 東邊(2)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祖父是朱元璋第484 東邊(2)並對我祖父是朱元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