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

第十五章

類別︰科幻小說 作者︰劉慈欣 本章︰第十五章

    【威懾後第一天至第五天,奧爾特星雲外,“萬有引力”號和“藍色空間”號】

    “翹曲點用肉眼就能看見,但最好的方法是檢測電磁輻射,它們發出一種電磁波,很微弱,但頻譜有很明顯的特征,飛船上的常規監測系統就能檢測和定位。一般來說,像飛船這麼大的體積內總會有一到兩個翹曲點,最多的一次出現過十二個。看,現在就有三個。”褚岩說。他正同莫沃維奇和關一帆一起在“藍色空間”號上一條長長的廊道中飄行,他們的前面有一個信息窗口,其中顯示著飛船內部的交通圖,圖中有三個紅點在閃動,他們正向其中一個所在的位置飄去。

    “好像在那里!”關一帆指指前方說。

    他們看到前方光滑的艙壁上出現了一個圓孔,直徑一米多,邊緣仍是那種光潔晶亮的鏡面。向孔內看去,可以看到密集的粗細不同的管道,而這些管道中的一部分斷開了,它們中間的一段消失了,斷開的管道有六七根,其中兩根較粗的管道斷面里有什麼東西在晃動,那是里面流動的液體。同一根管道相對的兩個斷面中都有液體晃動,液體顯然流過了消失的一段。每根管道的消失段長短不一,所有的斷面大致勾勒出一個球形,從這個形狀上看,這個無形的空間泡的另一半顯然在艙壁的這一側,也就是在廊道里。莫沃維奇和關一帆小心地避開了這一部分空間。

    褚岩並不在意,他把手向前伸去,伸進了那個無形泡所在的空間,半只手臂消失了,在另一側的關一帆看到了手臂光潔的斷面,就像在“萬有,引力”號上艾克中尉曾看到的薇拉的腿一樣。褚岩抽回手臂,讓吃驚的莫沃維奇和關一帆看看它完好無損,然後鼓勵他們也試試。于是,兩人也小心翼翼地把手伸進那無形的泡泡,看著它們消失,然後手臂也消失了,但沒有任何感覺。

    “我們進去吧。”褚岩說,然後像跳水似的鑽進了那個空間。莫沃維奇和關一帆驚恐地看著他的身體從頭到腳消失在空氣中,在空間無形的球面上,他身體的斷面飛快地變換著形狀,那晶亮的鏡面甚至在周圍的艙壁上反射出水紋一樣跳動的光影。褚岩很快完全消失了,正當莫沃維寄和關一帆面面相覷之際,突然從那個空間伸出兩只手,那兩只手和前臂就懸在空中,分別伸向兩人,莫沃維奇和關一帆各抓住一只手,立刻都被拉進了四維空間。

    有過親身經歷的人都一致同意,置身四維空間的感覺是不可能用語言來描述的,他們甚至斷言,四維感覺是人類迄今為止所遇到的唯一一種絕對不可能用語言描述的事物。

    人們總是喜歡用這樣一個類比:想象生活在三維空間中的一張二維平面畫中的扁片人,不管這幅畫多麼豐富多彩,其中的二維人只能看到周圍世界的側面,在他們眼中,周圍的人和事物都是一些長短不一的線段而已。只有當一個二維扁片人從畫中飄出來,進人三維空間,再回頭看那幅畫,才能看到畫的全貌。

    這個類比,其實也只是進一步描述了四維感覺的不可描述。

    首次從四維空間看三維世界的人,首先領悟到一點:以前身處三維世界時,他其實根本沒看見過自己的世界,如果把三維世界也比做一張畫,他看到的只是那張畫與他的臉平面垂直放置時的樣子,看到的只是畫的側而一條線;只有從四維看,畫才對他平放了。他會這樣描述:任何東西都不可能擋住它後面的東西,任何封閉體的內部也都是能看到的,這只是一個簡單的規則,但如果世界真按這個規則呈現.在視覺上是極其震撼的。當所有的遮擋和封閉都不存在,一切都暴露在外時,目擊者首先面對的是相當于三維世界中億萬倍的信息量,對于涌進視覺的海量信息,大腦一時無法把握。

    此時,在莫沃維奇和關一帆的眼前,“藍色空間”號飛船像一幅宏偉的巨畫舒展開來。他們可以一直看到艦尾.也可以一直看到艦首。他們能夠看到每一個艙室的內部.也能夠看到艙中每一個封閉容器的內部;可以看到液體在錯綜復雜的管道中流動,看到艦尾核反應堆中核聚變的火球……當然,透視原理仍然起作川,太遠就看不清楚,但一切都能看到。沒有這仲經歷的人在听他們描述時會產生一個錯誤的印象.感覺他們是“透過”艦體看到所有的一切,事實是他們沒有“透過”什麼,一切的一切都並列在外.就像我們看一張紙上畫的圓圈,能看到圓圈內部,並沒有“透過”

    什麼。這種展開是所有層次上的.最難以描述的是固體的展開,競然能夠看到固體的內部,比如艙壁或一塊金屬、一塊石頭,能看到它們所有的斷面!他們被視覺信息的海洋洋淹沒了,仿佛整個宇宙的所有細節全聚集在周圍色彩斑斕地並列呈現出來。

    這時,他們不得不面對一個全新的視覺現象:無限細節。在三維世界里,人類的視覺面對的是有限細節,一個環境或事物不管多麼復雜,呈現的細節是有限的.只要用足夠的時間依次觀看,總能把絕大部分細節盡收眼底。但從四維看三維時,由于三維事物在各個層次上都暴露在四維視野中,原來封閉和被遮擋的一切都平行並列出來。比如一個封閉容器,首先可以看到它內部的物體,而這些內部物體的內都也是可見的,在這無窮層次的暴露並列中,便顯露出無限的細節。在莫沃維奇和關一帆面前的飛船,雖然一切都顯露在眼前,但任何一個小範圍內的一件小東西,比如一只水杯或一支筆,它們並列出來的細節也是無限的,視覺也接收到無限的信息,用眼楮看時,窮盡一生也不可能看全它們在四維空間的外形。當一個物體在所有層次上都暴露在四維時,便產生了一種令人眩暈的深度感,像一個無限嵌套的俄羅斯套娃,這時,“從果核中看到無窮”不再是一個比喻。

    莫沃維奇和關一帆也相互看到了對方,還看到了旁邊的褚岩。他們看到的是並例出無限細節的人體、可以看到所有的骨骼和內髒.可以看到骨骼里的骨髓.可以看到血液在心髒心室間的流動和瓣膜的開閉,與對方對視時,也可以清晰地看到眼球晶狀體的結構……但“並列”這個詞同樣可能引起誤解,人體各部分的物理位置並沒有任何變化,皮膚仍然包裹著內髒和骨骼,每個人在三維世界中的熟悉形象還在,是細節的一部分.與其他無限的細節並列在一起。

    “你們注意手不要亂動,不小心可能會觸到別人心或自已的內髒。”褚岩說.“不過只要不用力也間題不大,可能有點兒疼或惡心,有時還會造成輕微的感染。也別亂動周圍的東西,除非你確實知道那是什麼。現在飛船上的一切都是裸露的,你可能觸到高壓電纜或高溫蒸汽什麼的.還可能接觸到集成電路,造成系統故障。總之,對于三維世界來說你們現在有神一樣的力量.但必須經過一段時問對四維的適應才能使用這種力量。”

    莫沃維奇和關一帆很快知道了怎樣不觸動內髒。從一個方向上,他們可以像在三維世界里一樣握住別人的手而不是抓住里面的骨頭;要觸到骨頭或內髒,則需從另一個方向,那是一個在三維空間中不存在的方向。

    接下來,莫沃維奇和關一帆又發現了一件令他們激動的事情:他們能看到星空,在各個方向上都能看到,他們清楚地看見,在宇宙的永恆之夜中,銀河系在燦爛地延伸著。他們知道自己此時仍身處飛船中,三人都沒有穿宇宙服,都在呼吸著飛船中的空氣,但在第四個維度上,他們暴露在太空中。作為宇航員,三個人都曾經歷過無數次太空行走,但從未感覺到自己在太空中暴露得這樣徹底。以往太空行走時,他們至少包裹在宇宙服中,而現在,沒有任何東西擋在他們和宇宙之間,周圍這展現出無限細節的飛船對星空沒有絲毫遮擋,在第四維度上,整個宇宙與飛船也是並列的。

    對于由無限細節產生的無限信息.生來就是用于感覺和思考三維空間的大腦無法把握,最初都處于信息超載的堵塞狀態。但大腦會很快適應四維環境.無意識地忽略掉大部分細節,只把握事物的大框架。

    當最初的眩暈過去後,莫沃維奇和關一帆又面臨著一個更大的震撼•這個感覺剛才被周圍環境的無限細節所轉移——即對空間本身的感覺,或者說是對三維之外的第四個維度的感覺,後來人們稱之為高維空間感。

    對于親歷過四維空問的人來說,高維空間感是最難川語言描述的,他們往往試圖這樣說明:我們在三維空間中稱之為廣闊、浩泌的這類東四,會在第四個維度上被無限重復,在那個三維世界中不存在的方向上被無限復制。他們常用兩面相對的鏡子來類比:這時在任可一面鏡子中都可以看到被復制的無數面鏡子,一個向深處無限延仲的鏡子長廊,如果作為類比.長廊種每面鏡子就都是一個三維空間。或者說:人們在三維世界中看到的廣闊浩渺,其實只是真正的廣闊浩渺的一個橫斷面。描述高維空間感的難處在于,置身于四維空間中的人們看到的空間也是均勻和空無一物的.但有一種難以言表的縱深感.這種縱深不能用距離來描述,它包含在空間的每一個點中。關一帆後來的一句話成為經典:

    “方寸之問,深不見底啊。”

    感受高維空間感是一場靈魂的洗禮,在那一刻,像自由、開放、深遠、無限這類概念突然都有了全新的含義。

    褚岩說:“我們該回去了,翹曲點只能穩定一段時間,然後就會漂移或消失。尋找新的翹曲點需要在四維中移動,對你們這樣第一次進來的人有一定的危險.”

    “在四維怎麼看到翹曲點?”莫沃維奇問。

    “很簡單:翹曲點一般是球形的,光在球體內部有折射,里面的物體也有一定的變形,造成物體形狀的不連續.當然這只是四維空間中的光學效應造成的.不是真正的變形,你們看——”

    褚岩指指他們來的方向,莫沃維奇和關一帆又看到了那些管道,它們也呈展開狀態,可以倩楚地看到內部流動的液體。就在他們剛才進人四維空間的地方.有一個透明的球形區域.里面的管道彎曲變形,那個區城像附著在蛛網上的一顆露珠。這與在三維空間的情況不一樣,後者的翹曲點沒有光的折射效應,是完全隱形的,只能通過它內部已進入四維的物體的消失來感知其存在。

    “如果你們再進來,一定要穿字宙服.因為如果尋找新的翹曲點返回

    新手有時定位不準.返到三維時可能落在飛船外面。”

    褚岩示意兩人跟著他,進人那個露珠狀的泡內,就在一瞬間.他們又回到了三維世界.回到飛船的廊道中.就在十分鐘前進入四維空間時的那個位置。其實他們剛才就沒有離開,只是所在的空間多了一個維度。艙壁上的那個圓洞依舊.仍可以看到里面那些中斷的管道。

    但對于莫沃維奇和關一帆,這已經不是原來那個熟悉的世界了.在他們現在的感覺中,三維世界是如此地俠窄和憋悶。關一帆稍好一些.他畢竟在半睡半醒的狀態下經歷過一次;莫沃維奇則完全處于幽閉恐懊之中,有一種窒息感。

    “這種感覺很正常.多經歷幾次就好了。”褚岩笑著說,“二位已經是真正知道廣闊的含義的人,現在就是穿上宇宙服到外面的太空中散步,你們也會感覺映窄的。”

    “這一切到底是怎麼回事?”莫沃維奇扯開衣領喘息著問。

    “我們進入了一個太空區域,這個區域中的空間維度是四。就這麼簡單.我們把這個區城叫宇宙中的四維碎塊。”

    “可我們現在是在三維中呀!”

    “四維空間包含三維空間,就像三維包含二維一樣.要比喻的話,我們現在就處于四維空間中的一張三維的紙片上。““是不是這樣一個模型——”關一帆激動地說,“我們的三維宇宙就是一大張薄紙,一張一百六十億光年寬的薄紙.這張紙上的某處粘著一個小小的四維肥皂泡?”

    “太妙了,關博士!”褚岩興奮地一拍關一帆的肩膀,使他在失重中翻了一個跟頭,“我一直在想一個形象的比響,你一下子就找到了!我們需要一個宇宙學家!正是這樣.我們現在是處于這張三位大紙片上.在紙面上爬行,進人了那個肥皂泡與紙面相交的區域。剛才我們從翹曲點離開紙面.進入了肥皂泡里面。”

    “剛才雖在四維中,我們自身仍是三維的。”莫沃維奇說。

    “是這樣.我們是飄到四維中的三維扁片人。”

    “翹曲點到底是什麼東西?““三維宇宙這張紙片不是處處平坦的,有些地方彎曲著,翹曲到四維•這就是翹曲點。這是一些低維通向高維的通道,我們可以由這些點進入四維。”

    “翹曲點很多嗎?’•“很多.到處都是。‘藍色空間’號之所以能夠早些發現這個四維的秘密,是因為我們的飛船上人多,所以與翹曲點接觸的機會也多;而‘萬有引力’號號上人少,比較空曠,加上你們的心理甄別很嚴格,有人遇到了也不敢說出來。”

    “翹曲點都是這麼大嗎?”

    “不.有的很大。我感到不解的是,曾經觀察到‘萬有引力’號後部三分之一都翹曲到四維,持續了好幾分鐘,你們居然都沒發現什麼?”

    “飛船的後三分之一部分一般沒有人,哦,平時只有他一個,莫沃維奇轉向關一帆說,“你經歷過一次了,是吧?我听韋斯特說過。”

    “當時半睡半醒的,後來听了那個白痴的話,我真以為是自己的心理幻覺。”

    “從三維空間看不到四維,但從四維空問能夠看到三維世界的一切並且能對它產生作用。我們就是在四維的高度伏擊了水滴。不管強互作用力探測器有多強大,它仍然是一個三維物體。現在看來,三維本身就意味著脆弱,從四維看去,它不過是一張展開的圖紙而已,毫無防御能力,可以從四維接近它,不需要知道它的原理,只需在它的內部.哦,對四維來說全是外部,隨意破壞就行。”(注︰原書在強相互作用力上少一個“相”字)“世界也不知道四維碎塊的事?““現在看來,應該不知道。”

    “巴皂泡——這個四維碎塊有多大?”

    “在三維空間談四維的大小沒有意義,我們只能說碎塊在三維的投影有多大。只進行了初步探測,我們猜測碎塊的三維投影是球形的,如果這樣,按目前探測的數據計算,它的半徑可能在四十至五十個天文單位之間……“與太陽系的大小差不多。”

    這時,三人旁邊艙壁上的圓洞開始緩緩移動,同時在縮小,當移到距他們十幾米遠處時完全消失了。但飄浮在他們附近的信息窗口顯示,又有兩個新的翹曲點在‘籃色空間”號上出現了。

    “三維宇宙中怎麼會出現四維碎塊呢?”關一帆沉吟道。

    “不知道,誰都不知道。博士,這是你的事了。”

    自從發現四維碎塊的存在後,“藍色空間”號就對這片空間進行了大量的探測研究,現在“萬有引力”號的加入帶來了更為先進的設備和技術,使探測的範圍和深度擴大了許多。

    在三維空間中,這片太空區城十分空曠,看上去沒有什麼異常。探測研究主要在四維空間進行.在四維釋放探測器有很大的難度.大部分探側研究主要是通過夭文望遠鏡,把望遠鏡通過翹曲點送人四維,對周圍太空進行觀察。在四維空間操縱三維儀器需要一段時間的適應,當觀測正常進行時,立刻有了震撼的發現。

    望遠鏡發現了一個團環狀的物體,由于無法確定它與飛船的距離,也就無法測量其體積,估計其三維直徑在八十至一百千米左右,環箍直徑約二十千米,像一只太空魔戒。環箍上可以看到電路狀的復雜結構。從外形上看,基本可以確定這個物體是智慈體制造的。

    這是人類第一次直接觀察到兩個世界之外的第三方宇宙文明。

    一個最令人震驚的事實是:“魔戒”是封閉的!它處于四維空間中,卻沒有呈現三維展開,它的內部完全不可見,這就意味著它是一個四維物體!進入四維空間後,這是人們第一次見到四維實體。

    人們首先感到的是可能被攻擊的恐供,但“魔界”表而沒有任何活動的跡象,也沒有探側到它發出的電磁波、中微子和引力波信號。“魔戒”除了緩慢的自轉外,沒有任何加速跡象。初步判斷這可能是一個廢墟,被廢棄已久的太空城或宇宙飛船。

    在接下來的觀測中,在四維碎片的深處發現了更多的不明物體.它們大小不一,形狀各異,但都帶有明顯的智慧制造特征。有金字塔形、十字形、多邊體框架結構等.還有各種不規則的組合體,但明顯不是自然天體。

    望遠鏡能夠分辨出形狀的這類物體已經有十幾個.在更遠處還有大量的只能看出點狀的物體•總計有上百個。同“魔戒”一樣,它們沒有任何活動跡象.也沒有發出任何可檢測的偷號;還有一個共同點:它們郁是封閉的四維實體。

    關一帆向褚岩艦長提出,要駕駛一艘太空艇近距離考察“魔戒”,有可能的話就進入它的內部。這個要求被堅決拒絕了。在四維空間航行充滿危險,確定位置需要四個坐標,而來自三維世界的設備或目測只能確定三個坐標,這樣,對于三維航行者來說,四維空間中任何一個物體的位置都是不確定的,無論是使用儀器或目測,探險者都無法確定“魔戒”的方位和距離.有可能突然撞上它。同時,在四維太空中尋找返回的翹曲點比較困難。由于有一個維度坐標無法確定.如果發現翹曲點,只能得知它所在的方向.卻無法確定距離,有時翹曲點可能距太空艇很遠,通過它返回三維時空後,也會落到距飛船十分遙遠的地方。另外.太空艇與飛船間通信的電波有相當大的部分滋散到第四個維度,導致信號很微弱。兩者間聯系很困難。

    接著.兩艘飛船內部在一天內同時遭到六次微隕石撞擊.其中“藍色空間”號聚變反應堆的磁懸浮控制單元被一顆直徑一百四十納米的微隕石擊中,完全摧毀。這是飛船最致命的關鍵系統,核聚變反應的小火球溫度高達百萬度,能夠汽化任何材料,它是由磁場懸浮在寬大的反應艙的中心位置。一且控制單元失效,聚變火球將從磁場中逃逸,可能在瞬間燒穿艦體。好在冗余單元及時投人,關閉了處于最低功率狀態運行的反應堆,沒有造成更大的災難。

    隨著向四維碎塊內部的深人.微隕石的密度明顯增大,同時還觀測到肉眼可見的大隕石從飛船附近掠過,它們與飛船的相對速度是第三字宙速度的幾倍。在三維太空中.飛船的關鍵部位都層層保護.可以抵擋這些隕石的撞擊,但現在,它們完全暴露在四維中,沒有任何防護能力。

    褚岩決定兩艘飛船立刻退出四維碎塊。碎塊在整體上有一個遠離太陽系的速度,與飛船的航行速度方向相同,所以盡管“藍色空問“號和“萬有引力”號飛離太陽系的速度很快,但它們與四維碎塊間的相對速度很小,兩艦只是慢慢追上了碎塊,目前只深入了很小的距離,減速退出它也很容易。

    但關一帆對這個決定暴跳如雷:“宇宙最大的秘密就在眼前,這里可能隱藏著宇宙學一切問題的答案,我們怎麼能離開?!”

    “你是說‘三與三十萬綜合征’嗎?四維碎塊真讓我想到了它。”

    “即使從現實考慮,我們也可能從那個圓環廢墟中得到意想不到的東西!”

    “但這一切的前提是要生存下去,現在,兩艦隨時面臨毀滅。”

    關一帆嘆息著搖搖頭,“那好吧,離開前讓我乘太空艇去探側一下‘魔戒’,你不是談生存嗎?給我一次機會吧,也許我們以後的生存取決于我這次的發現!”

    “可以考慮發射無人探側器o-“四維世界,只有親眼看到才知道是怎麼回事,這你應該比我清楚。”

    經過兩艦指揮層短暫的商議後,關一帆的提議被批準了,並組成了一支三人探險隊.除關一帆外,還有卓文上尉和韋斯特醫生。卓文是“藍色空間”號上的科學軍官,有著比較豐富的四維空間航行經驗;韋斯特醫生則是自己堅決要求加人的.被批準主要是因為他在起航前有過研究語言學的經歷。

    人類曾經在四維空間進行過的最長的航行,是“藍色空間”號對水滴和“萬有引力”號的襲擊。當時曾用太空艇通過四維接近“萬有引力”號首先把包括樸義君少校在內的三人通過翹曲點送人飛船進行偵察.然後分三批把六十多名陸戰隊員從四維投放到飛船中。對水滴的攻擊則使用小一些的太空穿梭機。但這一次,對“魔戒”的探險骯程則遠得多。

    太空艇從位于兩艘飛船之間的一個翹曲點進入四維。在出發探險的三個人身後.太空艇小型發動機的核聚變火球在燃燒,隨著功率的增加,由暗紅變成幽藍,與兩艘飛船的聚變堆中的兩個大火球一起,照亮了這個並列展開的無窮世界。這個一世界屬于“藍色空間”號和“萬有引力”號的部分在快速離去。漸入太空深處後,高維空間感更加強烈。韋斯特醫生雖然已經兩次進人四維,仍不由得贊嘆:

    “什麼樣的心靈才能把握這樣的世界啊!”

    卓文上尉在駕駛太空艇時使用日光跟蹤鼠標或語音控制,一般不動手.以免觸踫到暴露的敏感部件。這時,“魔戒”用肉眼看去仍是一個隱約可見的小點,但他仍謹慎地使太空艇在很低的速度上行駛。由于空間中多出來的那個不可測度的維度,視覺看到的距離是完全不可靠的,“魔戒”

    可能仍遠在一個天文單位之外,也可能已經近在眼前。

    航行持續了三個小時。太空艇已經超出了曾經在四維空間進行的最遠的航行距離,“魔戒”看上去仍然是一個點,但卓文卻更加謹慎了,隨時做好全力減速和緊急轉向的準備,一尸帆有些不耐煩了,請求卓文提高些速度,就在這時、韋斯特驚叫起來,‘魔戒”顯示出圓環形狀,是突然顯示的,由一個點瞬間變成硬幣大小.沒有逐漸增大的過程。

    “要隨時記住:在第四個維度上我們是瞎子。”卓文說,並再次放慢速度。

    航行又持續了兩個多小時,如果在三維,太空艇已經航行了二十萬千米左右。

    突然間,硬幣大小的“魔戒”頂天立地地出現在前方,卓文用目光操縱太空艇緊急轉向,使撞向環箍的太空艇從“魔戒”的圓環中穿過。從艇中看去,像是通過了太空中一道巨大的拱門。太空艇全力減速、然後返回,懸停在距“魔戒”的圓心不遠處。

    這是人類第一次近距離看到四維物體,與高維空間感相似,他們感受到了被稱為高維質感的宏偉。“魔戒”是全封閉的,看不到內部,但m能感覺到一種巨大的縱深感和包容性,在來自三維世界的眼光中,所看到的“魔戒”不是一個“魔戒”,而是無數個“魔戒”的疊加,這種四維質感攝人心魄,是真正的納須彌于芥子的境界。

    ,從這個距離看到的”魔戒”表面,與從飛船上用望遠鏡觀察有很大不同。它的色彩由金黃變成了暗銅色,那些電路般的精細線條其實是踫撞的擦痕,仍然沒有任何活動跡象,也沒有光亮和其他輻射。看著“魔戒”

    陳舊的表面,太空艇上的三個人都感到似曾相識,他們想起了被摧毀的水滴,進而想象:如果這個巨大的四維圓環也曾有過晶亮的鏡面表面,那又是何等驚人的景象。

    按照計劃,卓文用中頻電波發送了一個問候語。這是一幅簡單的點陣圖,圖中由六行不同數量的點組成了一個質數數列:1,3,5,7,11,13

    他們沒有指望得到應答,但應答立刻出現了,速度之快讓三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楮。懸浮在太空艇艙里的信息窗口顯示出一個簡單點陣圖,與他們發送的類似,也用六行點組成六個質數,但圖中的點陣大了許多,把他們發送的那個數列接了下來:17,19,23,29,31,37

    對方的含義很明確,回答了他們的問候。

    在探險計劃中,發送問候語只是一個隨意的嘗試,並沒有準備在得到應答後如何進一步交流。正當三人不知所措時,太空艇的通信系統收到了“魔戒”發來的第二幅點陣圖,是這樣一個數列:1,3,5,7,11,13,1,4,2,1,5,9,很快又收到了第三幅點陣圖:1,3,5,7,11,13,16,6,10,10,4,7

    然後是第四幅點陣圖:1,3,5,7,11,13,19,5,1,15,4,8。第五幅點陣圖:

    1,3,5,7,11,13,7,2,16,4,1,14。點陣圖形不斷地發來,這些圖形所表示的數列都有一個明顯的共同點:頭六個質數是他們發送的問候語。至于後面那六個數,卓文和韋斯特都把期待的目光投向身為科學家的關一帆。

    宇宙學家對著顯示窗口中那不斷出現的數列思考了半天.困惑地搖搖頭、“我看不出後六個數的規律。”

    “那就假設沒有規律。’,韋斯特指著顯示窗口說,“前六個數是我們發送的,最可能的含義就是表示我們.後六個數沒了!規律11.不斷出現不同的組合,可能代表‘一切’,我們的一切”

    “‘它’想知道我們的有關資料?”

    “更有可能是語言樣本.以便‘它’譯解和學習後再與我們進一步交流。”

    “哪就把羅塞塔系統發給‘它’吧。”

    “這需要請示。”

    羅塞塔系統是一個為了世界的地球語言教學而研制的數據庫,數據庫中包含了約兩百萬字的地球自然史和人類歷史的文字資料,還有大量的動態圖像和圖畫,同時配有一個軟件將文字與圖像中的相應元索對應起來,以便于對地球語言的譯解和學習。

    母船批準了探險隊的請求,但太空艇上沒有羅塞塔系統,而此時太空艇與母船的通信信號已經很微弱了,不可能進行大容量的信息傳遞,只能由母直接向“魔戒”發送。用電磁波當然也不可能,好在“萬有引力”號上裝各了中微子通信設備,但不知道“魔戒”能否接收中微子信號。

    在“萬有引力”號用中微子信號發送羅塞塔系統後的三分鐘,太空艇收到了來自“魔戒”的一系列點陣圖,第一幅是很整齊的一個8x8點陣,共六十四個點;第二幅圖中點陣的一角少了一個點,剩下六十三個;第三幅圖中又少一點,剩六十二個……“這是倒計數,也相當于一個進度條,可能表示‘它’已經收到了羅塞塔,證在譯解,讓我們等侍。”韋斯特說。

    “可為什麼是六十四點呢?”

    “使用二進制時一個不大不小的數唄,與十進制的一百差不多。”

    卓文和關一帆都很慶幸能帶韋斯特來,在與未知的智慧體建立交流方面、心理學家確實很有才能。

    在倒計數達到五十七時,令人激動的事情出現了:下一個計數沒有用點陣表示,“魔戒”發采的圖片上赫然顯示出人類的阿拉伯數字56!

    “學得真快!”關一帆贊嘆道。

    數字繼續減小,每隔約十幾秒減1,幾分鐘後,數字減到0。最新發來的圖片上顯示出四個漢字:

    我是墓地。

    羅賽塔系統中使用的是漢英混合合的文字,“魔戒”肯定也是使用這種文字,只是這句話正好都是漢宇。關一帆向通信窗口中輸入一個問題,開始了人類與‘“魔戒”的交談:

    誰的墓地?

    這個墓地的建造者的墓地。

    這是一艘宇宙飛船嗎?

    曾經是飛船.死了以後就是墓地。

    你是誰?和我們說話的是誰?

    我是墓地,墓地在和你們說話,我是死的。

    你是說你是乘員已經死去的飛船本身,或者說是飛船的控制系系統?

    (沒有回答。)附近區域還有許多物體,它們也都足墓地嗎?

    大部分是墓地,不久後都要成為墓地,我不認識它們。

    你們是從遠處來的,還是一直在這里?

    我從遠處來,它們也從遠處來,從不同的遠處來從哪里來?

    海。

    這片四維空間是你們建造的嗚?

    (沒有回答。)你們說自己從海里來,海是你們建造的嗎?

    這麼說,這片四堆空間對于你,或者說對于你的建造者,是類似于海洋的東西嗎?

    是水窪,海干了。

    為什麼這麼小的空間里聚集了這麼多的飛船.或者說墓地?

    海干了魚就要聚集在水窪里.水窪也在干涸,魚部將消失所有的魚都在這里嗎?

    把海弄干的魚不在。

    對不起,這話很費解。

    把海弄干的魚在海干前上了陸地,從一片黑暗森林奔向另一片黑暗森林這句話中最後兩個相同的詞像兩聲霹靂,讓太空艇上的三人,以及遠處兩艘母船上通過微弱信號監听的人們都打了一個寒戰。

    黑暗森林……是什麼意思?

    就是你們的意思。

    那你會攻擊我們嗚?

    我是墓地,我是死的,誰都不會攻擊。不同維度之間沒有黑暗森林,低維威脅不到高維,低維的資源對高維沒有用.但同維的都是黑暗森林

    能給我們一些建議嗎?

    快離開水窪,你們是薄薄的畫兒,你們脆弱.在水窪里很快就會變成墓地……呀,你的小船上好像有魚。

    關一帆愣了好幾秒鐘才想到,太空艇上真的有魚,那是他隨身帶著的一個小生態球,比拳頭稍大一些。那個玻璃球內看上去只有一條小魚和幾片海藻,卻是一個精心設計的封閉小生態系統。這是關一帆最喜愛的東西,出發前他特意帶上.如果回不去.這東西就做他的陪葬品了。

    我喜歡魚,能送給我嗎?

    怎麼送?

    扔過來。

    三人扣上宇宙服的頭盔.打開太空艙的艙蓋,關一帆把生態球舉到眼前,在四維中小心地從三維的方向托住玻璃外壁,最後看了一眼。從四維看去,生態球的無限細節展現無遺,使這個小小的生命世界顯得異常豐富多彩。關一帆揮臂把生態球向“魔戒”方向扔出去.看著那小小的透明球消失在四維太空中。然後他們關上艙蓋,繼續對話:

    宇宙中只有這一個水窪嗎?

    沒有回答。之後,“魔戒”完全沉默了,無論怎樣聯系都不再回應。

    這時,母艦傳來信息,“藍色空間”號又遭到了一次微隕石的襲擊,兩艦周圍的各種飄浮物也迅速增多,還出現了小尺寸的四維物體,疑似飛船或建築的碎片。褚岩命令他們立刻返回,登上.‘魔戒”的計劃取消了。

    由于掌握了距離,返回時太空艇的速度提高了一倍多,只用兩個多小時就回到了母艦附近.並順利地找到翹曲點回到“藍色空間”號上。

    探險隊成為英雄.受到了熱烈的歡迎,雖然他們的發現對兩艦的未來並無實際意義。

    “關博士,對向‘魔戒’提的最後一個問題.你怎麼著?”褚岩很有興趣地問。

    “還是用我們的比喻比較直觀:在一張直徑一百六十億光年的大紙上粘著-個直徑僅幾十個天文單位的小肥皂泡,我們卻正好爬進了泡內.這個概率小到可以忽略不計。可以肯定,紙面上還粘著其他肥皂泡,可能有很多。”

    “也就是說,我們未來還會遇到。”

    “有一個更迷人的問題:以前遇到過嗎?比如地球,已經在太空中運轉了幾十億年.難道沒有可能進入過四維碎塊嗎?”

    “要真有那回事可太驚人了,那只能發生在恐龍時代或更早,我想人類不可能經歷過。問題是:恐龍能找到翹曲點嗎?”

    “現在的關鍵問題是:為什麼會有肥皂泡?為什麼三維宇宙中會有這麼多的四維碎塊?”

    “這確實是一個巨大的秘密。”

    “上校,現在我感覺到,這可能還是一個黑暗的秘密。”

    “藍色空間”號和“萬有引力”號開始退出四維碎塊的航行.隨著減速的啟動,飛船上出現了由船尾向船頭的重力。關一帆和兩艦的科學軍官們抓緊從後幾天時間對四維空間進行觀側研究.他們兒乎所有的時間都待在四維中.這一方面是由于作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三維的狹窄和幽閉越宋越讓他們難以忍受。

    在減速開始後第五天,突然.所有身處四維的人都在一瞬間回到了三維.他們都不是經由翹曲點回來的。從飛船的電磁輻射檢測系統得知,兩艦上己經沒有一個翹曲點了。

    “藍色空間”號和“萬有引力”號退出了四維碎塊。

    這有些出乎意料.因為按照計算,還應該有二十多個小時才能退出四維碎塊內部。提前退出的原因可能有兩個,一是碎塊在與兩艦退出的相反方向加速了,一是碎塊本身在縮小。人們都相信是後者.除了觀側數據外,他們都記得“魔戒”的那句話:

    海干了魚就要聚集在水窪里,水窪也在干涸.魚都將消失。

    兩艦編隊最後停泊在四維與三維空間的交界處附近,這里是安全的。

    四維碎塊的邊緣是無形的,眼前的太空一片空曠.像深潭中的水面一般平靜。銀河系的星海一如既往地發出燦爛的銀光,沒有任何跡象顯示在不遠的前方另一個維度上.隱藏著巨大的秘密。

    但人們很快觀察到一種奇怪且壯觀的現象:在前方的太空中,常常出現一些發亮的長線,那些線很細,在出現之初十分筆直.肉眼看不出寬度,長度在五千到三萬千米之間。它們都是突然出現的.開始會發出藍光

    然後色彩漸漸變紅,筆直的線也開始彎曲.並中斷成許多小段.最後消失。

    經觀測發現,這些長線都出現在四維碎塊的邊緣.仿佛有一支無形的巨筆.不斷地在太空中標示出四維與三維的交界線。

    無人探測器飛向長線出沒的太空區城.有一次僥幸在近處觀察到長線出現的情景。當時探側器距長線只有一百多千米,近到用普通焦距就能看出線的寬度。長線一出現.探測器就全速向它飛去.到達時線剛剛彎曲消失。在那一區域,檢測到豐富的氫和氮元素,還有許多重元素塵埃

    主要是鐵和 。

    通過對觀測數據的研究,關一帆和科學軍官們很快得出結論:這些長線是進人了三維空間的四維物質,由于碎塊的縮小,它們進人了三維太空,瞬間衰變成三維物質。這些進人三維空間的四維物質在四維空間的體積都很小,但它們在第四維度的部分變成三維,體積驟然增大,且呈直線狀展開。據計算,一塊在三維投影的質量只有幾十克的四維物質,三維展開後可以形成一條上萬千米的長線。

    現在,兩艦面對這樣一個事實:按照四維碎塊邊緣後退的速度,在二十天左右,“魔戒”將進人三維太空!兩艦將等待月睹這一宇宙奇觀,反正現在他們有的是時間。以前方不斷劃出的長線為標志,兩艘飛船謹慎地向前推進,與後退的碎塊邊緣保持著同樣的速度。

    在接下來的十幾天里,關一帆沉浸在思考和計算中.科學軍官們也在熱烈討論。最後大家一致同意,按現有的理論物理學,無法對四維碎塊進行太多的理論分析,但經過三個世紀發展的理論至少能夠做出一項與現實相符的預測:處于宏觀狀態的高維度會向低維度跌落,就像瀑布流下懸崖一樣.這就是四維碎塊不斷縮小的原因:四維空間都跌落到三維。

    那個丟失的維度並沒有消失,它從宏觀蜷縮到微觀,成為蜷縮在微觀的七個維度中的一個。

    用肉眼又能夠再次看到“魔戒”了,這個自稱是墓地的存在即將在三維宇宙中毀滅。

    這時.“藍色空間”號和“萬有引力”號同時停止前進,並後退了三十萬千米,因為“魔戒”進人三維太空時,在維度跌落過程中將放出巨大的能量,這也是之前出現的那些長線發光的原因。

    二十二天後,四維碎塊的邊界退過了“魔戒”。在它進人三維太空的那一瞬間,宇宙仿佛被攔腰斬斷,長長的斷口發出炫目的強光,如同一顆恆星被瞬間拉成一條線。當光芒瀚淡一些後,一條橫過整個太空的長線顯現出來,從飛船上看不到它的頭和尾,像上帝在宇宙的繪圖板上比著丁’

    字尺從左到右畫了一道。據測量,這條把可見的字宙分成兩部分的線,其長度接近一個天文單位.約一億三千萬千米,幾乎可以把地球和太陽連接起來。與以前出現的那些長線不同,這條線即使從幾十萬千米外仍能看出其寬度。長線發出的光由藍白變成紅色,然後漸漸暗淡下去,線本身也變得寬散彎曲.由一條筆直的長線變成一道塵埃帶,彎彎曲曲不見首尾。

    它自身己經不發光,但浸透了星海的光芒,變成寧靜的銀灰色。兩艘飛船上觀看的人們這時都有一個奇怪的印象,感覺塵埃帶看上去很像宇宙背景上的銀河系,剛才發生的仿佛是一次對銀河系的宏大攝影.閃光燈閃過後.拍下的照片在太空中漸漸顯影。

    看著這壯麗的景象,關一帆有些傷感,他想起了自己送給“魔戒”的生態球,它只擁有了那個禮物不長的時間。在三維展開的一剎那,“魔戒”內部的所有四維結構都被完全破壞,這是一場最徹底的毀滅。四維碎塊中其他那些已經死去或仍活著的飛船,最終也都無法逃脫這樣的命運,在這廣闊的宇宙中,它們只能在四維碎塊這個小小的角落中存在。

    一個巨大而黑暗的秘密。

    “藍色空間”號和“萬有引力”號派出多艘太空艇前往塵埃帶,除了考察外,還想看看能不能收集一些有用的資源。“魔戒”三維化以後都變成很普通的元素,大部分是氫和氮,從中有可能得到核聚變燃料。但塵埃中的這兩種元素都呈氣態,擴散很快,沒有收集到多少。另外還有一些重元素。可以采集到一些有用的金屬。

    現在,兩艘飛船應該考慮自己的未來了。由“藍色空間”號和“萬有引力”號共同組成的一個臨時委員會宣布,兩艘飛船上的任何人都可以做出選擇:隨兩艦繼續航行或返回太陽系。兩艦將裝配一個獨立于兩艦的冬眠艙,並把兩艦上七台聚變發動機巾的一台用于推進它,決定返回的人將乘坐這艘臨時裝配的飛船,在冬眠中返回太陽系,航行時問預計為三十五年。兩艦將用中徽子通信通知地球冬眠飛船的軌道參數,以便在它到達太陽系時進行接應。為了防止世界借此偵洲到兩艦的位置,與地球的聯系將在冬眠飛船起航一段時間後再進行。如果地球方面能夠在飛船到達太陽系前派出接應飛船協助減速的話,加速段就有更多的燃料用于推進,返回的航程可以縮短至十幾年。

    如果那時還有太陽系和地球的話。

    只有兩百多人選擇返回,其余的人不想回到那個正在走向毀滅的世界,決定隨“藍色空間”號和“萬有引力”號繼續航行,飛向未知的太空深處。

    一個月後,兩艦編隊和冬眠飛船同時起航,各自飛向不同的方向:冬眠飛船沿來路返回太陽系,“藍色空間”號和“萬有引力”號則計劃繞過四維碎塊,然後再確定一個新的目標星系。

    聚變發動機的光芒照亮已經稀薄的塵埃雲帶,將它映成了金紅色,像地球溫馨的晚霞,使所有的人,回家的和遠行的.都熱淚盈眶。美麗的太空晚霞很快消失,永恆之夜又籠罩了一切。

    人類文明的兩粒種子繼續向星海深處飄去,不管命運如何,一切總算又開始了。(m.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三體》,方便以後閱讀三體第十五章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三體第十五章並對三體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